将 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并置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中,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用当下人的眼光,结合“赛博格艺术”的视角,放飞思想大开脑洞,你又会看到什么样的未来?
(相关资料图)
从过去到现在
北京符号
今天,城市被看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时代变迁的符号。 城市中的建筑也成为其空间的标志,是变迁的见证,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建筑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领域,很多时候其目的不仅仅是记录建筑物的物理形态,更是捕捉和传达建筑和城市的时空关系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白塔。张雯琪 摄 人类社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流动,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都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我的作品以北京为例来探索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合并,用“北京符号”为创作主题,探索和表现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时空合并性。我在建筑摄影中引入了多元的视角和方法,其中包括了类型学摄影和纯粹摄影,用以分别强调物象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乐图空间。张雯琪 摄
类型学摄影视角通过对建筑物的构造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建筑物的空间形态、功能特色以及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传递建筑物所代表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精神。 在类型学方面,我借鉴了贝歇尔(Becher)夫妇的作品,他们通常会将同类型的建筑物按照相同的构图和光线条件拍摄,并将这些照片以网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这种方式强调了同类型建筑物之间的微妙差异,展示了建筑物的社会历史背景。 纯粹摄影视角强调观察建筑的形态、线条、质感和构成,从而发掘建筑物中所蕴含的美感,将建筑本身作为艺术品进行呈现。 钟楼。张雯琪 摄 我利用古建筑和新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细节的不同,强调了建筑物的线条、形状和光线效果,体现了纯粹摄影的独特视角。 我之所以使用黑白影像去揭示和深化对时空的理解,是想以黑白影像为媒介,打破真实物理时空观念,模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观者置入到一种平行状态中。 保利国际广场。张雯琪 摄 黑白影像更有利于突出建筑的结构与轮廓,将标志性建筑进行分类和整理,将过去建筑和现在建筑合并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之中,通过视觉的对比和交融,呈现出北京在时间轴上演变中的不变。 天坛。张雯琪 摄 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在这个平行状态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彼此冲撞和融合,产生出一种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活力的独特城市景象。这种时空的碰撞和融合,既表达了我对北京城市时空变迁的深度思考,也蕴含了我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期待和设想。 学生:张雯琪,北京服装学院摄影系2023届本科毕业生从当下看未来
望未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科学技术的快速飞跃,人类思想的维度更加广阔,重新开始认识自身本体——从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到人机关系的变迁,再到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人性”与“机器性”的转变。 在赛博格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机关系的演变,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个转变的过程。 人类在面对严峻环境,以及科技、人文飞速发展等情况下,正在进入一个“后人类”时代,有种种疑问等待着人类去解答。 未来之城。图片创作:秦梦雅 基于此,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思维,以寻求创造性的方式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仿生学上的新成果——机械生物》等学术研究,以及《超体》《阿凡达》等影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后人类”社会的景象。 现在,人类与技术的融合已经开始显现出它的威力。 例如义肢、义体、义眼、3D打印心脏、机械臂等,这些新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也许在未来,将会涌现更多基于生物技术的产品、食物和建筑等,这些产品或将通过与人体并 构重组的形式来“造福人类”。 大胆想象一下,我们的建筑是否会不再依赖于传统的材料和结构,而是与科技和当下环境的结合,创造出更加智能和环保的环境。我们的产品也许将不再是单纯的物理形态,而是会与人体相互交融,扩展出更多的功能性。 机械永生。 图片创作:秦梦雅 如果脑洞再开大些,我们还能想象出“机械生物”的出现,类似于“机械植物”“机械动物”等,这些生物将能够模拟自然界的规律和能力,不再单一依靠大自然的能力进行生存,通过机械智能的能力完成光合作用、水养生命等。这些或将成为人类的助手和伙伴,取代现有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成为人类社会的新型生产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字影像也能够与Ai结合进行创作。在我的创作中通过虚拟和现实的交互性数字媒体技术,创造出新的赛博格影像,其中包含机械有机体及虚拟意识、数字机械的未来城、机械人和机械水生植物等。 这种新型的数字影像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视角和感受,从而让人们重新思考和想象“后人类”时代的世界——一个“未来之城”。 学生:秦梦雅,北京服装学院摄影系2023届本科毕业生导师推荐语
今年的毕业设计中,我的两位学生围绕着人们生活的空间进行了毕业设计。 虽然她们两位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和理解不尽相同,但又都对这两个元素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张雯琪同学使用了传统的拍摄加数字后期手段,对城市的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进行了一次时空并置。 她尝试着让每一幅平淡无奇的建筑肖像变为一幅奇特、神秘的时空碰撞。
故宫。张雯琪 摄
秦梦雅同学则使用拍摄加AI影像技术进行了一次实验性影像探索,成就一座她心中“未来之城”的样子。 那些冰冷的金属骨骼、肌肉、生物拥有了生命,既真实又虚幻、既遥远又近在咫尺、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命,以永恒的姿态,定格为影像。机械人。图片创作:秦梦雅
我们总说摄影连接着过去、呈现着今天、更有可能预示着未来。在她们两人的作品中,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演绎,更是传统影像技术和AI数字影像的一种碰撞,影像的形成与发展还没有形成界定,实验性的作品还会更多涌现。 对于每个学生,年轻的个体,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细腻的观察、感悟和思考,通过摄影前、后期的创意,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 当然,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冲进了亦真亦假的各种生活场景中去创作,通过对时空的构架引领着观者游走于现实和幻想,回味着画面场景带来的深刻思考。 纯粹摄影和数字AI造像都会是摄影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创作手段,通过影像构成对自我意识图景化的演绎是作品中最珍贵的。 指导教师:董冬,北京服装学院摄影系教师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6-20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